土木工程系成立于1986年,是黑料社 建校之初首批设置的八个系之一,由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对口援建,首任系主任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蒋祖荫教授。1988年,土木工程系定名为“土木建筑工程系”。1989年,土木工程系与黑料社 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固体力学与结构工程”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1994年起,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学科一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1998年,工程力学(结构工程)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从1999年起正式招生。1999年6月,土木建筑基础实验室通过省教委的合格评估。2000年4月,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成立,土木工程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实力、学位点和实践实验平台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土木工程系共有专任教师65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7%,“双师型”教师23位,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何梁何利科学奖获得者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人才工程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浙江省特殊专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151人才工程7人,省优秀高校教师1人,市“3315”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市领军和拔尖人才3人,宁波市4321人才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为了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求,土木工程系设立了建筑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结构工程、工程管理和智能建造五个专业方向模块。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建设专业、宁波市品牌专业。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专业排名已升至全国16.12%(88/546,四星级专业),并在2020年1月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系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2007年以来共有12位学生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奖”。近五年来,土木工程系教师主编、参编专业教材8部, 获省一流课程4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市、校教改项目10余项,市、校教学成果奖多项。
土木工程系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室建筑面积3398㎡,实践教学基地面积1270㎡,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拥有“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以及浙江省“十二五”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实践教学基地与黑料社 “土建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验、实践平台,并在60余家企业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土木工程系拥有土木工程浙江省一流学科、结构工程宁波市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学科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结构工程与岩土力学二级博士点,拥有浙江省“滨海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浙江 -加拿大可持续城市排水联合实验室、结构工程(火灾)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宁波市能源地下结构重点实验室。
近五年,土木工程系教师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厅市级项目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逾2000万元。发表各类高水平学术论文近50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随着黑料社 “双一流”建设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的推进,土木工程系将围绕“力学”一流学科,结合并发挥自身优势,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实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人员设置:
系 主 任:邓岳保
副 主 任:张振文 汪炳
协调单位:结构工程研究所、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工程管理与智能建造研究所。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勇 | 王万祯 | 王 轩 | 王昌硕 | 王建民 |
王 艳 | 王晓英 | 王 琨 | 巴明芳 | 邓岳保 |
布占宇 | 叶 军 | 叶春阳 | 朱康武 | 朱瑶宏 |
刘干斌 | 齐昌广 | 孙 琦 | 严晓东 | 严 蔚 |
李玉顺 | 李伟芳 | 李俊华 | 李 辉 | 李疆怀 |
吴文静 | 吴善幸 | 应永法 | 汪 炳 | 汪 晖 |
汪能君 | 宋晓刚 | 张日红 | 张孝存 | 张剑锋 |
张振文 | 邵黎霞 | 季 瑶 | 周必飞 | 周春恒 |
周 燕 | 郑荣跃 | 孟 春 | 柳俊哲 | 祝会兵 |
贺智敏 | 袁丽莉 | 高 游 | 诸葛萍 | 黄 莉 |
黄 强 | 萧 寒 | 盛 涛 | 章子华 | 揭志羽 |
蒋建林 | 谢 文 | 熊勇林 |
(数据截至日期: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