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社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咨询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9-23
浏览次数:

2025919日,黑料社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咨询会在黑料社 A408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及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深入研讨。出席会议的校外专家来自浙江鸿晨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校内参会人员包括黑料社 领导、土木工程学科和学位点负责人,以及土木工程系、所管理小组成员。会议由土木工程系主任邓岳保老师主持。

会上,学院副院长章子华老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正面临招生、人才培养与教学手段革新的多重挑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亟需改革,需要在学科调整和专业建设方面做出前瞻性布局。本次咨询会旨在全面审视土木工程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随后,会议进入专题汇报环节。系主任邓岳保老师首先就土木工程专业“十五五”规划作专题报告。他系统梳理了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详细阐述了未来的建设目标、核心任务与保障机制等发展规划。接着,他对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复评准备工作及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情况进行了说明。学院党委委员贺智敏老师就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作了补充说明,并着重介绍了在智能建造、新材料、城市更新与能源工程等交叉领域的建设规划。

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专题部分,学位点负责人丁勇老师重点介绍了培养模式的转型方向。他指出,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生源质量面临挑战,尤其表现在学生的数理基础与行业日益增长的编程及数学应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在专家研讨环节,各位行业代表结合实践观察与行业趋势,提出了多项中肯建议。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陈孟冲指出,力学等传统土木理论仍是专业根基,但当前行业更亟需既掌握数字化框架与管理体系、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现有高校培养模式与师资能力在此方面仍存短板。浙江鸿晨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楚炎谈到,市政、交通等领域人才缺口显著,但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畅、岗位适应周期较长的问题,建议教师深入行业一线,通过校企合作将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与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世雍强调,应推动学生尽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他建议学校建立有效的产业反馈机制,加强专业工具教学,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与动手能力。宁波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姜远宇在肯定宁大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指出当前“招人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根源在于人才质量而非数量,建议学校加强行业认知教育,借助课堂与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尽早明确职业方向,并拓展前沿技术交流。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春阳聚焦智能建造方向,提出本科教育应紧密对接行业变革,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与土木工程的深度融合,实现产教协同与学科专业“同频共振”。

与会专家一致认可黑料社 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与发展规划,认为学院在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所提建议也为后续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次咨询会有效搭建了校企对话平台,为学院在智能建造、产教融合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向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