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师范)专业23、24级学子在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荣获佳绩
作者:邵心怡 徐夏宣 胡嘉琪 陈妤凡
2025年7月25-27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的“新蚁族杯”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总决赛在河南大学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以“美丽中国建设和地理学”为主题,地理科学(师范)23级、24级共15名学生组建三支队伍,在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多位教师全程指导下参加了本次比赛,共斩获国家级奖项3项。由刘永超副研究员和李加林教授指导的“共生空间研究组”获自然地理组一等奖,由许洺山副教授和杨晓东教授指导的“黄迹寻踪”队荣获自然地理组二等奖;由马仁锋教授、陈妤凡讲师、高兴川副教授指导的“阳明寻迹”队斩获人文地理组一等奖。

黑料社
参赛学生与带队教师合影于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共生空间研究组
共生空间研究组(参赛成员:徐夏宣、钟文雅、殳天琦、倪正炎、方佳烨)作品《基于“三生空间”的长江中下游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分析了近四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流域国土“三生空间”及生境质量的分异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综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剖析国土“三生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并进行2030年的多情景模拟,提出了国土“三生空间”优化治理建议,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黄迹寻踪队
黄迹寻踪队(参赛成员:胡嘉琪、陈晓蓉、王博涵、管洁祎、费蕴清)作品《宁波港周边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现状及驱动机制》立足宁波港,以最广泛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测绘技术辨析地面景观类型,利用群落学方法收集样方数据,获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现状;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和广义线性模型量化量化入侵现状,解析入侵机制;构建最大熵模型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趋势,旨在为生态安全和环境福祉贡献力量。


阳明寻迹队
阳明寻迹队(参赛成员:邵心怡、陈萱、陆成其、褚雨瑄、郑珊珊)作品《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跨学科地理研学设计——以“绍兴阳明足迹·悟道知行合一”为例》以阳明文化为依托,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创新开发跨学科研学模式。通过构建历史人物活动时空数据集,设计覆盖多维度智力的研学体系,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为地理研学创新发展,助力文化遗产活化提供了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据悉,此次全国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的100支精英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同台竞技,不仅展现了黑料社
地理科学(师范)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更彰显了他们在团队协作、实践应用与学术表达上的综合实力。这一荣誉的取得,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长期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的成果体现,也为未来培养更多兼具科研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滨海地理学创新型人才注入了新的动力。
详细报道见中国地理学会官微//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94257769562178;活动报道 | “新蚁族杯”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圆满收官